雙舌式接地線作為電力系統(tǒng)接地保護的核心器具,憑借雙舌卡接結構實現(xiàn)與接地端子的可靠連接,其性能穩(wěn)定性直接關系到檢修人員人身安全與設備絕緣防護效果。定期檢驗需遵循“外觀全檢、性能實測、標識核查”的三維標準,結合《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規(guī)程》要求,明確檢驗周期、項目及判定準則,確保接地線處于有效防護狀態(tài)。
一、檢驗基礎要求:周期與環(huán)境規(guī)范
檢驗周期需區(qū)分“常規(guī)巡檢”與“預防性試驗”:日常巡檢隨設備檢修同步進行,重點排查顯性缺陷;預防性試驗周期為6個月,針對核心性能指標開展定量檢測。檢驗環(huán)境需滿足干燥、無粉塵、無腐蝕性氣體要求,溫度控制在10-30℃,相對濕度≤75%,避免環(huán)境因素影響絕緣性能測試結果。檢驗前需準備專用工具,包括接地電阻測試儀、絕緣電阻表(500V)、拉力計、游標卡尺及通斷檢測儀。
二、外觀檢驗標準:排查結構與材質(zhì)缺陷
外觀檢驗需覆蓋接地線全組件,重點關注易損耗部位。一是雙舌卡頭:卡舌表面應無裂紋、變形及銹蝕,鍍錫層完好無脫落,用游標卡尺測量卡舌厚度,磨損量不得超過原厚度的10%;卡頭彈簧彈性良好,按壓后能快速復位,無卡滯現(xiàn)象,用拉力計測試卡接張力,應保持在80-120N范圍內(nèi)。二是導線與端子:接地線導線外層絕緣護套無破損、老化(用指甲劃刻無明顯痕跡),絕緣層厚度符合標稱值(≥1.5mm);導線與接線端子壓接牢固,無松動、虛接,壓接處絕緣包裹完整,無裸露金屬。三是接地夾與標識:接地夾鉗口咬合緊密,齒形清晰無磨損,表面防銹涂層完好;器具標識清晰可辨,包括型號、規(guī)格、額定電流、生產(chǎn)日期及檢驗合格標志,缺失或模糊需重新標識。

三、性能檢驗標準:核心指標定量測試
性能檢驗是判定
雙舌式接地線是否合格的關鍵,需開展三項核心測試。一是直流電阻測試:采用四線制接地電阻測試儀,測量接地線整體直流電阻,截面積25mm²及以下導線的電阻值應≤0.1Ω,50mm²導線電阻值≤0.05Ω,超出標準表明導線存在氧化或斷股。二是絕緣性能測試:用500V絕緣電阻表測量導線絕緣層與導體間的絕緣電阻,數(shù)值應≥100MΩ,若低于標準需排查絕緣層破損或受潮問題。三是通斷性能測試:通過通斷檢測儀施加額定電流(不低于200A),檢測雙舌卡頭與導線的導通情況,電壓降應≤5mV,確保大電流故障時能快速分流。
四、特殊場景檢驗與判定準則
針對戶外使用或高濕環(huán)境的接地線,需增加防腐性能檢驗:用鹽霧試驗箱模擬腐蝕環(huán)境,24小時鹽霧測試后,雙舌卡頭及接地夾無明顯銹蝕。判定準則實行“一票否決制”:出現(xiàn)卡舌斷裂、導線斷股、絕緣層破損、直流電阻超標任一情況,即判定為不合格,需立即報廢更換;輕微銹蝕或標識模糊可通過除銹、重新標識后再次檢驗,合格后方可繼續(xù)使用。
檢驗完成后需建立“一器一檔”的檢驗臺賬,詳細記錄檢驗時間、項目、數(shù)據(jù)及判定結果,不合格器具需粘貼禁用標識并隔離存放。通過嚴格執(zhí)行本標準,可有效排查雙舌式接地線的潛在缺陷,確保其在電力檢修作業(yè)中發(fā)揮可靠的接地保護作用,保障人員與設備安全。